国务院7月14日召开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。会上,有记者问:从7月份的数据看,工业产出快于需求、消费和投资。如果这种格局不能改变,会不会对未来的经济复苏,包括物价带来负面影响?您对当前中美脱钩风险有何评价?对经济会有什么影响吗? 傅成玉说,工业部门7月份增长平稳,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8%。今年以来,受COVID-19疫情影响,一季度工业降幅较大,二季度总体回升平稳。从总量看,工业生产由下降转为增长;从结构上看,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,保持了新的增长动力。比如,刚才提到的3D打印设备和智能手表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。 对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,傅成玉表示,总体而言,在经济复苏的整个过程中,供给侧仍有恢复增长的支撑。中国通过一系列复工停产政策和企业救助政策,推动了复产。与此同时,需求也在回升。7月零售额降幅收窄,本月零售额转正。1-7月,投资下降幅度也明显收窄,对生产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。 付凌辉指出,从年度增长来看,保持稳定增长还是有很多优势的。一是中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和制止。面对coVID-19的冲击,党中央、国务院坚持“以人为本,生命第一”的方针,采取了坚决措施制止疫情蔓延。虽然一些地区近期出现了零星爆发,但总体上是可控的,为经济的恢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 二是今年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疫情影响的政策,宏观政策得到加强。如增加政府赤字1万亿元,发行防疫专项国债10万亿元,金融系统适当转移企业利润1.5万亿元,全年减税降费2.5万亿元。这些措施将对支持下半年企业救助和复苏发挥重要作用。 三是市场整体需求增加。我们可以看到,制造业PMI中的新订单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上升。 第四方面,企业复工生产取得积极成效,企业活力增强。6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.5%,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,有利于经济复苏。下半年起,改革开放和创新力度将进一步加大。我们将通过深化改革,加强监管和服务,加快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,为经济注入新的动力。 傅成玉说,近年来,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,我国经济已经从对外需的比较大的依赖转变为对内需的主要依赖。中美经济互补性强。中美关系的这种变化,必将对中国,对美国和世界都会产生影响。 指环王:新西兰冰川融化 被众人看不起的辽宁男篮,终于打中了男篮的血脉!
|